在中国十大元帅中,贺龙元帅在湘鄂西地区的活动使他赢得了百姓的尊敬,大家称他为“神龙下凡”,生动地形容他是一条“水龙”。然而,毛主席并没有称贺龙为“龙”,而是将这一称号给予了另一位元帅——刘伯承。他是为何如此呢?
回溯到1935年春天,红军正面临敌人的围追堵截,毛主席为了解决这一危机,果断决定巧妙地渡过金沙江。他任命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负责夺取关键的皎平渡口。刘伯承成功指挥陈赓的干部团攻下了皎平渡口,但在船只方面却仅找到6条小船。面对这种严峻的局面,几万名红军在这6条小船的支持下,经过九天九夜的艰苦努力,最终全员过渡金沙江,成功摆脱了敌方几十万追兵的追击。
这九天九夜里,刘伯承始终坚守在渡口进行指挥。他频繁地往返于两岸,直至最后一刻才跃上战马,确保每一位战士安全渡过。他直到亲自监督破坏了最后一艘船只后,才开始向北岸继续前行。敌人的追兵在第十一天下午终于抵达江边,但发现已无船可乘,而北岸还有红军的殿后部队紧紧把守,敌人只能无可奈何地远观江水,叹息不已。敌军的主力远远滞后,距离红军足足有几百里,至少需要一星期的时间才能追上。刘伯承在其著作《回顾长征》中对此回忆道:“从此,我军成功摆脱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,赢得了一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转移胜利。”
展开剩余59%红军四渡赤水和巧渡金沙江,都是毛泽东和刘伯承共同努力的结果。1945年5月1日,毛主席与朱德等领导人成功过江。毛主席过江时的风度颇似小说中英俊的诸葛亮,他举止优雅,神情从容,有时还不忘开几句玩笑。有人回忆起他渡江时的情景,提到曾有同志担心他们可能无法渡过金沙江,在绝境中被困。我对恩来和总司令对此感到无所谓,曾调侃地说:“四川人都说刘伯承是神龙下凡,我自然相信这条龙会带我们过江。”(详见《刘伯承军事生涯》第91页)
或许毛主席这番话只是一句玩笑,然而他称刘伯承为“神龙下凡”的说法并非偶然。刘伯承的老部下李普在回到刘伯承的故乡开县时,听到了当地流传的老故事。在四川开县,关于龙的传说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。1985年,我们参观了刘帅的故居,后院有一个小山坡,山坡上流出涓涓细流。这小泉孔正好位于刘伯承父母居住地的后面。一位年长者向我们讲述道:“刘帅出生时,从那里冒出一条蛇,随即消失。其实,那不是蛇,而是龙,象征着降临人间的刘伯承。”
至于刘伯承是否真如龙一般,已无从考证。但他在战斗中与江河相交的缘分确是存在的。金沙江是他亲自带领部队攻击并征服的,而在1949年百万雄师渡过长江的战斗中,他也是主要的指挥者之一。《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: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》这本书,记录了刘伯承的传奇战斗生涯及其不为人知的个性,成为中共党史出版社的年度畅销书,曾在中国军事畅销书排行榜上名列第一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天创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