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国哲学家萨特曾说过一句话:“他人即地狱!”这句话放在娱乐圈里,真是一点都不夸张。最近,知名导演王晶又开始大开“爆料大会”,这次的主角居然是61岁的张曼玉。你没听错,就是那个一代影后,大家心中的经典女神。
在一段访谈短片里,王晶又来了个“不留情面”的爆料:张曼玉年轻时,其实就是靠“花瓶”身份起家的,后来才成功转型成影后的。听到这里,是不是觉得有点震惊?“花瓶”?那可是影坛上响当当的名字,怎么说得这么直接?
故事还得从头说起。张曼玉的第一部电影,恰恰就是王晶导演的作品。那时的她,经验还不够丰富,角色就是个彻头彻尾的“花瓶”——漂亮是她唯一的卖点。王晶坦言,年轻的张曼玉靠着天生的“可爱”,连拍了十来部电影,算是轻松入行。
展开剩余81%可是人都会长大,张曼玉也发现:“不能总演漂亮花瓶啊,得有点真本事!”这时,张艾嘉给她带来了转机,邀请她去台湾拍戏。一年苦练后,她终于拿到《黄色故事》的剧本。虽然那部戏没能一炮而红,但对她来说,意义非凡。
随后,回港拍了王家卫的《旺角卡门》,这才真算开窍了。王晶说得一针见血:“《黄色故事》是张曼玉的生死玄关,‘旺角卡门’才是她真正的开窍之作。”在他看来,演员最重要的是“职业操守”,只有具备这个,才能从角色里挖掘人生百味。
说起来,张曼玉出生在富裕家庭,海外成长的背景加上姣好面容,很快被星探相中。起初,她只是一名兼职模特,19岁那年,拿下港姐亚军,签约TVB,开始正式进入演艺圈。她的第一部戏是《画出彩虹》,紧接着和王晶合作的《王子青蛙》票房火爆。
但在王晶眼里,无论她后来和张国荣、梅艳芳等巨星合作,最初的“花瓶”形象似乎一直跟着她。他毫不回避地说出了这点,反而让张曼玉自己也看清了问题所在。凭借那份不服输的劲头,张曼玉终于甩掉了“花瓶”的标签,华丽转身成影后。
从《阮玲玉》、《新龙门客栈》到《花样年华》,甚至到不惑之年开嗓唱歌,张曼玉一直在努力突破那个束缚她的“花瓶外壳”。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,也告诉大家:“我想要的是那种粗糙却强大的力量,而不是虚假的美丽。”
这一路走来,她的成绩无人能及。导演贾樟柯都盛赞她,说她是“中国所有天才女演员的集合体”,灵魂附体般的表演让人敬佩。
不过,时间不饶人。如今61岁的张曼玉,虽依旧保持着极佳状态,偶尔在法国街头被拍到,侧颜依然惊艳,但对年轻一代来说,她的名字似乎有些陌生了。
面对王晶又一次拿“年轻时的花瓶身份”出来说事儿,难免让人觉得有点尴尬。毕竟,这样当年被翻旧账,好像是在公众面前当她“炫耀”的谈资,未免不太友好。
说起王晶,他这种爱爆料的习惯还真不是一天两天了。前不久,他还爆料了和自己交情长达50年的吴孟达的私生活,什么三妻五妾的八卦,真是应了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话:“人的所有烦恼,都来自于人际关系。”
不知道,接下来轮到谁成为王晶的“爆料对象”,恐怕圈内人得瑟瑟发抖了。
那么,你怎么看?作为一位大导演,王晶这种“揭人短”到底合适不合适?是揭露真相,还是娱乐八卦?欢迎留言聊聊你的看法!
发布于:福建省天创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